像这样的伤口需要打破伤风吗
男 | 31岁 2018-09-23 12:33:08 4人回复 来自健康咨询描述: 像这样的伤口需要打破伤风吗,东西掉下来不小心划伤的
专业回复
于生才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8-09-23 14:23:06 不用打破伤风针!破伤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特征为肌肉痉挛,由在土壤中发现的破伤风梭状芽胞杆菌(也称为破伤风梭菌,一种产毒素的厌氧菌)导致。发病机制—当破伤风梭菌(专性厌氧菌,通常存在于哺乳类动物的肠道中,并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芽胞侵入有损伤的人体组织时,就会引发破伤风。破伤风梭菌侵染后,转化为繁殖体杆菌并产生一种金属蛋白酶,即破伤风痉挛毒素(又称为破伤风毒素)。破伤风毒素通过逆行轴突运输到达脊髓和脑干[16,17],并与这些部位的受体不可逆地紧密结合[16,18],随后通过对参与神经胞吐的膜蛋白的裂解作用来阻滞神经传递[19,20]。净效应是调控来自运动皮质兴奋冲动的神经元出现去抑制。前角细胞和自主神经元的去抑制导致肌张力增强、痛性痉挛和广泛的自主神经不稳定。尽管复合机制包括去抑制的运动神经元静息兴奋率提高和缺乏对传入感觉刺激的反射运动反应的抑制,但破伤风时还是会发生肌强直[16]。缺乏对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的神经控制(由破伤风毒素诱导)可产生交感神经兴奋状态,表现为发汗、心动过速和高血压。(参见下文‘全身性破伤风')破伤风毒素诱导的对前角细胞、脑干和自主神经元的作用持久,因为恢复需要生长出新的轴突神经末梢。(参见下文‘疾病的持续时间')结合及抑制神经细胞的机制与破伤风痉挛毒素(破伤风毒素)分子的特定部分有关。破伤风毒素最初是由活跃生长的破伤风梭菌产生的不活跃多肽链。这种合成由位于细胞内质粒的基因控制。梭菌属的细菌死后,毒素得以释放,随后被细菌蛋白酶或组织蛋白酶活化为其活化形式,活化的毒素含有结合及侵入神经元所需的重链及导致毒性作用的轻链[15,16,18,20]。重链被胃蛋白酶进一步裂解为特定的片段,这些片段各自介导与特定类型的神经细胞结合。通过轻链介导神经递质释放的突触前抑制。破伤风溶血毒素是破伤风梭菌在其早期生长阶段产生的另一种毒素。其具有溶血特性并会造成其他细胞的膜损伤,而尚不确定其对临床破伤风的作用。易感因素—因为破伤风梭菌不会在健康组织中生长,所以必须存在各种因素才会使破伤风毒素能在人类宿主体内合成。这种因素的组合通常包括以下因素中的两种或以上:●导致破伤风梭菌芽胞侵染的穿入伤●有其他细菌同时感染●失活的组织●异物●局部缺血上述因素解释了为何易致破伤风的损伤包括碎片刺伤和其他刺伤、枪伤、开放性骨折、烧伤和未消毒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常发生于注射吸毒者)。这些易感因素亦解释了为什么破伤风会在如下不常见的临床环境中发生:●新生儿(因脐残余部感染)●产科患者(流产合并感染之后)●术后患者(有涉及肠道菌群的坏死性感染)●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接受男性包皮环切术的青少年和成人[21]●牙科感染患者●有受感染肢体溃疡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违禁药品和/或受污染药品的患者无可辨病因的破伤风患者—90%以上破伤风感染患者的破伤风可识别前因明显,但有少部分出现典型破伤风体征和症状的患者无法识别其病因。据推测,较小的不引人注意的擦伤或皮肤损伤导致大多数或所有这些“隐源性”病例。
崔玉荣 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主治医师 2018-09-23 14:23:55 你好,破伤风杆菌容易在深而小的伤口内存活,根据你的图片显示,你的伤口比较表浅,开放性,是不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的,用碘伏局部消毒,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
刘忠卫 池州百信医院 医师
2018-09-23 14:12:03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一般如果被金属的东西弄破之后,必须要打破伤风针的。
指导意见:
建议这种情况,伤口的部位要进行消毒,用碘伏和双氧水清洗,每天换药一次。最好要24小时之内打破伤风针。
以上是对“像这样的伤口需要打破伤风吗”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杨海萍 古交西山镇城底医院 主管护师
2018-09-23 14:16:40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能为你提供帮助,根据你的图片看只是皮肤损伤。
指导意见:
建议你去医院面诊,因为我只能看图片,判断不是很准确,如果只是表皮损伤是不需要注射破伤风抗毒素的,但的做伤口消毒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