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皮下出现很多暗红色的小点
女 | 29岁 2005-09-07 16:05:10 3人回复 来自健康咨询描述:
这是我第一次登陆贵网站,由于工作忙,总也无法抽身去医院,非常感谢贵网站给大家提供的这个爱心平台。这次积分不够,无法挂专家门诊,但还请各位热心医师帮助诊断。
去年第一次发现自己两臂皮下有很多暗红色的小点,但好像不经常这样,而且不解就消失了,全身也无别的症状,就是经常感冒,怕冷,手脚经常冰凉。
今年夏天开始,我注意到每天早上起床前,侧卧的那一侧手臂的皮下通常会有同样多的暗红小点,起床后就没有了。
平常在手臂长时间下垂后,也会有这种情况发生,但活动一下就消失了。
想咨询您,这是怎么回事?是疾病吗?
问题补充:非常感谢各位一声这么快给我答复。补充一下:我的血压也有些低,好像是70/50,可能是遗传,我父亲的血压也偏低。
专业回复
LIXIULINGLING1 医师
2005-09-07 16:09:07 您好,可能是毛细血管扩张所致。与局部的压迫或下垂时血管内压力 增加有关。中医一般认为与气血不调有关,平时应注意调整心态。
吕志超 唐山市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8-06-12 08:07:41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由各种因素致使皮肤粘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与大量液体渗出,造成局部水肿的一种常见皮肤病。日常生活尽量避免外界刺激物和局部刺激。
A20080513 其他
2005-09-07 16:09:27 您好,可能与毛囊的发育是相关的,建议就诊进行一下血常规的检查,明确一下!皮肤上出现了红点点 皮肤上出现了红点点,往往很引人注目。这些红点点性质各异,要注意分辨。 最常见的红点点,有小如针尖,大至芝麻的、略微高出皮肤表面的红痣。其实红痣与黑痣一样,对健康并无影响。除近期发生明显变化外,一般不需要治疗。 有一种中心部位稍稍高出皮肤表面,四周有许多毛细血管向外伸展的,称为蜘蛛痣。主要见于肝硬化的病人,应该针对病因治疗。 另一类皮肤上的红点点,是皮下出血的表现,初起时鲜红,二三天后渐渐变成紫色,进而变成黄褐色,最终消失不留痕迹。 皮下出血细如针尖的,称为瘀点。较大的称为紫癜。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称为瘀斑,也就是俗称的乌青块。瘀点,有时见于一些急性传染病,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一些重症细菌感染,象败血症、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此外,皮下出血的病因,可归结于血管因素和血小板因素两种。 血管因素引起的皮下出血,除因血管损伤外,主要是过敏引起的,医学上称为过敏性紫癜。有人对鱼、虾、牛奶、鸡蛋等食物中的蛋白质过敏;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也可引起过敏;某些药物、花粉甚至寒冷的刺激也可因身体的过敏,而使皮下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一些血液成分渗透出来造成皮下出血。过敏性紫癜主要见于四肢、臀部,往往在身体左右两侧,呈对称性分布,并成批反复出现,在出现紫癜的部位可有搔痒感。过敏性紫癜还可引起关节腔内出血和胃肠道出血。偶尔,也可能伴发肾炎。过敏性紫癜的病人应查出对什么物质过敏,并脱离对这种物质的接触。非那更、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等药物对这种紫癜有治疗作用。重症的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 老年人由于皮下组织松弛,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也可有紫癜,称为老年性紫癜。还有些年轻的妇女皮肤很容易有瘀斑,称为单纯性紫癜。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这类情况可用维生素C等治疗。 血小板因素引起的紫癜,自然是以血小板减少为特征的。血小板减少可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脾功能亢进、尿毒症等疾病,其治疗当然应着眼于治疗这些疾病。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目前认为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因为这些病人身体内往往存在着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这些抗体破坏了自身的血小板而引起出血。此病常见于青年妇女,有反复发作的倾向。轻的表现为皮下出血,严重的可以有内脏出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可以应用抗过敏药物治疗。其他如辅酶A、水牛角粉等中西药均有一定疗效。重症的可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广泛出血的,可能需要输入血小板。 诊断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应该慎重。因为血小板计数往往不易准确。所以需反复检查,并在必要时做骨髓检查。
以上是对“手臂皮下出现很多暗红色的小点”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