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胃病患者如何辨症选择中成药调理身体

  男 | 47岁 悬赏6个健康币 2019-07-18 21:12:31 3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希望有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大夫帮我看看腹胀,我胃胀胃每天早上空腹胀气。我也不知道是气滞还是食积导致的。胃排个屁肚子胀才能缓解一下。过不了多久有胀起来。肚子里总感觉胃有气排不来。胃没有反酸恶心,都说小米养胃可是天天吃还是老样子胃一直养不好。不知道该如何调理?

专业回复

李明 主治医师 2019-07-18 21:15:07
      病情分析:
      像这种情况,如果是慢性胃炎,这个情况会造成胃肠道的一个蠕动功能下降,当手动功能下降之后,会引起胃胀,腹胀的一个表现。
      指导意见:
      建议这种情况应该注意这个饮食方面,清淡饮食,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避免狼吞虎咽。如果用药可以服用一些雷贝拉唑胶囊,配合多酶片以及莫沙必利。
      


李杰 医师 2019-07-18 21:17:03
      病情分析:
      您好:根据您的描述可以服用点香砂平胃颗粒、木香顺气丸调理一下。
      指导意见:
      建议您:保持心情舒畅,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加强腹部保暖,少量多餐,减少对胃肠道负担,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及粗纤维食物,避免生冷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郭井娟 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护师 2019-07-18 21:17:27
      病情分析:
      对于胃病的治疗,中西医不大一样。治胃病的西药有上百种之多,可分为解痉止痛药、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剂、胃粘膜保护剂、助消化药、促胃肠动力药、及抗幽门螺杆菌药等几大类。西医治疗大多因病选药,按病施治,缓解症状容易,治本除根较难。中医治疗则是整体考虑,因人制宜,辨证论治,注重病因,补虚扶正,治病求本。
      指导意见:
      中医诊治胃病首先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参考西医检查结果,综合辨证,分型施治。现将常见的证型及其治疗分述如下。
      一、脾胃虚寒型:特点是上腹部隐痛,泛吐清水,喜食热饮,喜按,肢冷,大便溏薄,舌淡,脉沉细。治则:益气温中,健脾和胃。方剂:理中汤、黄芪建中汤、厚朴温中汤等方加减。常用药物:党参、黄芪、白术、干姜、桂枝、茯苓、木香、陈皮、厚朴、草蔻、砂仁、炙甘草等,虚寒甚者加川椒、制附片,泛吐清水者加半夏、生姜等。
      二、肝胃不和型:特点是上腹部胀痛,牵引胁肋,嗳气吐酸,情志抑郁,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治则:疏肝理气,调和肝脾。方剂:柴胡疏肝散加减。常用药物:柴胡、白芍、枳壳、川芎、香附、元胡、川楝子、乌賊骨、苏梗、陈皮、炙甘草等,胁肋痛重者加檀香、佛手等。
      三、脾胃湿热型:特点是上腹部灼痛痞闷,嘈杂泛酸,口苦口腻,恶心纳呆,倦怠乏力,舌暗红,苔黄腻,脉濡数。治则:清热化湿,健脾和胃。方剂:香连丸、平胃散等方加减。常用药物:黄连、黄芩、知母、牛膝、厚朴、香附、木香、半夏、薏苡仁等,感染幽门螺杆菌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食少嗳腐者加焦三仙。
      四、胃阴不足型:特点是上腹部疼痛,口燥咽干,心中烦热,手足心热,舌红少津,脉弦细。治则:益气健脾,养阴清胃。方剂:益胃汤、一贯煎等方加减。常用药物:生地、沙参、麦冬、玉竹、当归、白芍、枸杞、川楝子、炙甘草等,大便秘结者加大黄、麻仁等。
      五、血瘀气滞型:特点是上腹部刺痛,食后痛剧,痛处拒按,有时吐血或黒便,舌紫暗有瘀点,脉细涩。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方剂:膈下逐瘀汤加减。常用药物:当归、川芎、白芍、丹参、元胡、桃仁、红花、香附、丹皮、乌賊骨等,吐血或黑便者加三七、白芨等。
      六、胃气不和型:特点是上腹痞满不适,干呕嗳逆,食少倦怠,寒热互结,升降失常,表里不和,虚实夹杂,舌苔薄黄膩,脉弦滑或沉细数。治则:和胃降逆,平调寒热。方剂:半夏泻心汤、黄连汤等方加减。常用药物:半夏、干姜、厚朴、吴萸、黄连、黄芩、枳实、木香、白芍、桂枝、炙甘草等,疼痛明显者加元胡、香附等。
      各药配方剂量须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得病时间、轻重而定。建议做胃镜系统治疗
      
      以上是对“老胃病患者如何辨症选择中成药调理身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