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烧两天,细菌?病毒感染
女 | 2岁 悬赏2个健康币 2017-11-08 10:25:46 11人回复 来自健康咨询描述: 反复发烧两天,细菌?病毒感染,吃的头孢克污颗粒,小儿柴桂退烧颗粒,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小儿双黄连口服液,吃了两天,还是反复发烧,晚上最高39°2,然后喝泰诺林,会不会是积食发烧,因为她总是晚上烧的高
专业回复
刘泽斌 武陟县乔庙镇卫生院 副主任医师
2017-11-08 10:36:22 病情分析:
发热只是一个临床表现,需要查明哪一种疾病导致的发热,治疗才有针对性,所以需要结合
指导意见:
其他临床表现,建议到医院儿科检查一下,看有没有咳嗽,或者腹胀,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咳嗽咳痰,呼吸系统疾病,皮肤有没有皮疹等
陈伟 福州市第一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7-11-08 10:37:33 指导意见:
你好,从上面的血常规报告来看,白细胞、淋巴细胞比例都有升高,考虑存在细菌和病毒两方面的感染的情况,你说的积食发烧,一般不会引起这样反复的高热,而且主要是消化道表现为主。目前建议继续抗感染、对症退热等处理,要明确一下是否咽喉炎、肺炎方面的问题
邢春芳 禹城市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17-11-08 10:34:28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如果孩子反复高烧的话,应该去医院查个血,看看什么原因。
指导意见:
给你的建议是建议你去医院给孩子做个全面检查,查血支原体衣原体在用药物治疗。
以上是对“反复发烧两天,细菌?病毒感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宋红岩 军区医院 医师
2017-11-08 10:36:14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描述的情况看,孩子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都偏高,这个是细菌感染合并病毒感染,
指导意见:
病毒感染的发烧典型表现想反复发烧,大概需要三天至一周才可以恢复正常,因为宝宝大脑皮层晚上处于休息状态,所以晚上容易发烧,这个是正常现象,建议继续使用消炎药和抗病毒的药物,发烧期间需要对症使用退烧的药物,然后多喝白开水,最迟在一周内恢复正常。
兰志东 泗水县人民医院 主治医师
2017-11-08 10:36:18 病情分析:
宝宝反复发热,查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考虑还是合并了细菌性感染。
指导意见:
不知道宝宝除了发热还有没有其他症状,是呼吸道还是消化道,还是其他感染。一般来说呼吸道感染较多见。
健康医生120 护师
2017-11-08 10:36:41 病情分析:
目前这样的检查结果是有炎症合并病毒感染的情况,C反应蛋白升高说明炎症是比较严重的。是需要输液消炎抗病毒,还有缓解贫血的情况是有必要性的。
指导意见:
对于身体贫血的话,身体抵抗力差,不利于康复,是需要治疗贫血期间,身体抵抗力慢慢强啦,对于抵抗细菌和病毒是有明显效果的、
唐四伟 主治医师
2017-11-08 10:37:29 病情分析:
你好,根据你的描述宝宝出现反复发烧,血常规提示是细菌感染。
指导意见:
你好,给宝宝多喝水,清淡饮食,一般发热会持续3~5天,体温超过38.5需要服用退热药治疗,建议继续服用头孢克肟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治疗,如果宝宝病情加重了及时就医。
以上是对“反复发烧两天,细菌?病毒感染”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
储节凤 主治医师
2017-11-08 10:37:32 病情分析:
您好,从您的描述和提供的图片来看,孩子查血常规,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考虑是细菌感染所致的可能性大,并不是积食引起的。
指导意见:
用这些药物治疗是可以的,发烧一般情况下,要两到三天才能恢复,孩子如果精神状态好,可以继续用药,给宝宝多喝水,多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不要吃油腻的食物,如果孩子精神状态不好,建议您带孩子去医院儿科复查。
王爱军 淄博震中中医院 医师
2017-11-08 10:37:51 病情分析: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根据你所描述的情况来看,你说的这种情况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烧的情况,
指导意见:
通过你的检查报告单来看,这种情况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这种情况建议去输液治疗,口服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物
宋彦军 石家庄市鹿泉区寺家庄镇卫生院 主治医师
2017-11-08 10:40:03 病情分析:
你好,小孩儿发烧常见的原因有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等。根据你小孩的化验单看白细胞比较高,常见的是细菌感染。让医生检查嗓子是否有红肿,肚子是否有肚胀。小孩儿发烧有细菌感染同时合并消化不良。让医生检查,明确诊断,尽早对症治疗。
指导意见:
注意小孩儿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要着凉受风,少吃肉食和油腻的,吃饭不要吃得过饱,特别是晚上。保持大便通畅。
乔永茂 平遥县人民医院 医师
2017-11-08 11:05:21 病情分析:
您好,孩子感冒发烧,一般情况都是混合性感染,细菌,病毒都有的,所以需要联合用药。
指导意见:
此外小孩子确实容易反复发烧,这个是正常现象,需要根据情况调整用药,多喂点水,注意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