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眼睛眨得频繁。

  男 | 6岁 2017-06-14 13:50:26 3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眼睛眨眼,速度频繁,下午与晚上症状严重些.平时伴有偶尔的嘴角抽动,挤眉等一些小动作. 到医院检测视力为正常,有点沙眼.在9月份左右,

专业回复

张鹏勇 长治市妇幼保健院   主治医师 2017-06-14 14:51:38
      病情分析:
      孩子眨眼睛首先考虑是否有眼部炎症,或是视力不好导致的,可以点眼消炎的药物观察看看,
      指导意见:
      如果点眼药水,还是不行就考虑是抽动症,导致的,就需要到神经内科检查,需要用药物和心理疏导。促进恢复。
      


ask77442936t6 其他 2017-06-14 13:50:35
      病情分析:
       可能是眼部卫生没有注意好.
       指导意见:
       是不是眼睛太干了?那样的话要避免看电视,电脑,要尽量少看.然后就是要多吃蔬菜,比如胡萝卜.如果是倒睫还是要做个小手术的.不过还是要听医生的话,不要瞎猜.抗生素的眼药水还是少滴为好.还有一点就是注意用眼部的卫生.
      


缤纷落英 其他 2017-06-14 13:50:45
      病情分析:
       抽动症,又称抽动——秽语综合征(Toureetes),是一种以多发性不自主的抽动,语言或行为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本症通常在3至15岁间发病,男性较女性多,比例为(3-4): 1.表现为短暂,快速,突然,程度不同的不随意运动,开始为频繁的眨眼,挤眉,吸鼻,噘嘴.张口,伸舌,点头等.随着病情进展,抽动逐渐多样化,轮替出现如耸肩,扭颈,摇头,踢腿,甩手或四肢抽动等,常在情绪紧张或焦虑时症状更明显,入睡后症状消失.发声抽动常有多种,具有爆发性反复发声,清噪子和呼噜声,个别音节,字句不清,重音不当或不断口出秽语,性格多急躁,任性和易怒.常伴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或成绩下降.严重时动作和发音影响学习和课堂秩序,抽动症症状呈波动性,进行性,慢性过程.
       指导意见:
       【抽动症容易误诊】
       1,医生对此病不熟悉,以致被多种多样的症状所迷惑.将喉肌抽动所导致的干咳误诊为慢性咽炎,气管炎;将眨眼,皱眉误诊为眼结膜炎;动鼻误诊为慢性鼻炎等.
       2,家长对此症的不认同.很少因为不停眨眼,耸肩而就诊者,多认为是不良习惯.当到医院看其他病时,被医生发现而询问有关情况时,家长多不配合回答,多被告之“没事,就有点小毛病”.医生告诉家长后,家长多不信任,而反对就诊,从而使确诊时间后延.
       3,病人对症状有一定的抑制能力,当轻患者有意掩盖其抽动症状时,使家长及医生不易察觉.
       4,某些医生认为抽动-秽语综合症必须具备秽语,但实际上只有1/3患者在发病几年后才出现秽语现象.
       生活护理:
       【治疗】
       1,西医:目前西医治疗本病均为控制症状,进行病因治疗的尚无报道.神经阻滞多巴胺受体,从而控制抽搐等症状,其中最常用的药物是氟哌啶醇,泰必利.但其相应副作用较明显,如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动作缓慢,肌张力增强,张口困难等,严重者可影响继续治疗,同时服用安坦可减少副作用.吩噻嗪类药物如奋乃静疗效亦可,有人认为症状控制及病情稳定方面不如前两药.抑制多巴胺合成及消耗多巴胺作用的药物四苯嗪在部分病人亦有较好效果,但副作用也很明显.
       总之,西药作用于神经递质及受体,控制症状较快,因药理作用无选择性,在控制症状的同时亦有明显控制正常肌群的副作用.部分病人因副作用突出或无法抵消,只好中断治疗,影响了本病的治疗和预后.目前除了药物治疗抽动症外还有物理治疗的方法,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就是这个物理方法的名称,它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能够直接调节大脑分泌一系列有助于改善多动症和抽动症症状的神经递质和激素,如内啡肽,已酰胆碱,这些激素参与调节人体多项生理和心理活动,能够全面改善多动和抽动症患儿情绪不稳,易激惹,活动过度等表现.
       2,中医:中医按整体观及辩证论原则对本病进行病因,病理及症候分型,参照阴阳五行,营卫气血,舌脉象等制定治疗原则,有目的地选择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推拿,耳穴,经络疗法等.在控制症状的同时,改善患儿体质,祛除病因,如忧郁所致的患儿应辅以舒肝解郁法,使患儿的性格变得开朗,做到治疗方案因人而异,治疗过程当中根据病情变化随变化随时调整药物,症状控制后可用扶正因本法以巩固疗效,减少复发,但中药汤剂口感较差,孩子无法长时间接受,影响治疗效果.一般中成药为治疗本病较为理想的口服剂型.也可选择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推广的单味中药有效万分浓缩提纯颗粒之新型配方进行临症加减.
       总之,中医治疗抽动症无毒副作用,要充分发挥中医整体优势,通过调整阴阳,增强体质,标本兼治,减少复发,学孩子一个健康快乐的明天.
       传统治疗以精神类药物﹑中药药物为主,精神类药物虽能暂时控制症状,但副作用相当大,如食欲减退﹑失眠﹑头痛﹑腹痛……长期服用还易产生药物依赖,影响儿童正常发育,形成长不高﹑记忆障碍﹑人格改变和精神综合症;中药虽相对安全,但疗效不确切,常以补药为主,容易导致儿童过早性发育.因此,多年来都没有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以上是对“小孩子眼睛眨得频繁。”这个问题的建议,希望对您有帮助,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