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性精神障碍?

  保密 | 0个月 2023-07-29 01:09:29 1人回复 来自

健康咨询描述: 什么是情感性精神障碍?

专业回复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2023-08-03 10:40:11
      情感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类精神疾病,主要特征为情绪和情感的异常、不稳定和极端化,并且会影响个体的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这类障碍包括双相情感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情感不稳定型人格障碍等。
      造成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情感性精神障碍在家庭中有聚集现象,说明有遗传因素的存在。
      2.环境因素:如童年或成年时期的创伤、心理压力、婚姻关系不良、家庭暴力等都有可能引起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生和加重。
      3.神经化学因素:脑内神经递质的异常会导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生,例如双相情感障碍与血清内的游离甲状腺素和儿茶酚胺有关。
      4.认知因素:情感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往往有着特殊的思维方式,并且对周围环境的感觉也不同于正常人,这种不同的认知方式可能是一种自我强化的循环机制,导致患者情绪和情感的极端化。
      5.饮食和药物:长期的不良饮食和不规律生活会影响大脑神经递质水平,长期的滥用药物和酒精也会导致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发生。
      因此,应该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来治疗情感性精神障碍,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饮食和生活规律,以减少发生情感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假如出现不良的病症,会出现不舒服情况,需要及时的采取针对性措施治疗,比如采取药物治疗或者是其他方式治疗,另外就是要补充蛋白质的营养吸收,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恢复。如果正在病情症状,请咨询医生以寻求治疗建议,并采取措施缓解症。